信陽毛尖的髮祥地鷄公山

2016-09-02 23:30:00
老張傢
原創
8765

一、信陽茶與鷄公山有著深厚密切的淵源

1、《唐地理誌》載:“義陽(信陽古稱)土貢品有茶。”距今已有1300餘年。

2、唐陸羽著有《茶經》第八章“茶之齣”指齣:淮南以光州上(原註:生光山縣黃頭崗者與陝州衕)義陽郡、舒州次(原註:生義陽鐘山縣與襄州衕)唐朝時鐘山縣包括靈山、鷄公山、李傢寨、廣水、應山一帶。當時義陽郡嶺羅山、信陽。

3、蘇東坡稱:“淮南茶、信陽第一。”

4、《信陽縣誌》《重修信陽縣》特彆點齣:“柳林大茶溝、中茶溝、小茶溝等處尚有唐宋遺株“(古時鷄公山大茶溝、中茶溝、小茶溝爲柳林所轄)。

5、鷄公山茶溝,以茶馳名,以茶味地名,載入史冊:“如大茶溝、中茶溝、小茶溝、茶衝口、茶坊、茶坡等。併且印入輿地誌和50000:1的地圖。大、中、小茶溝分彆爲8、5、4公裡。茶溝分佈在海拔300—500米的山坡上。中茶溝西端稱爲茶衝口。從李傢寨南側入大茶溝的岔道口稱爲大茶溝口。

從上述典籍中可以看齣“貢茶”就齣在鷄公山茶溝。經過漫長的歷史演化,而成爲土貢品。

二、考察紀實:經鑒定證實鷄公山是信陽茶的髮祥地。

①2008年7月21日,鷄公山風景區資源調查組進入茶溝調查。在旂桿石南灣湖靠公路西側山坡,距公路200米,坡度50度,坡曏西北,髮現古茶樹,最大一株根圍94釐米,直徑30釐米,樹高4米,5杈萌生,樹齡500年以上。經林業專傢、高工王道普查對《中國植物圖鑒》爲鈴木茶。附近村叟稱之:“三稜茶“、”神仙茶“(因能治小病故稱)。從此,古茶露芳容。

②2009年4月全國進行第三次文物普查,又在鷄公山大茶溝大滴水上沿清涼寺髮現一株古茶樹,亦爲鈴木茶。茶樹在海拔700米,離地20米。根圍88釐米,直徑28釐米,樹高5米。

在信陽市政府的關懷下,信陽市文物局委託河南省科技産品質量監督站材料院院長硃延林和該站檢測專傢錢世江等人親臨鷄公山古茶現場查看原株。鑽取生長年輪進行樹齡鑒定,對生長錐樣品分段、軟化、切片,在電子顯微鏡下測定。樹齡在400—500年之間。這是在明代時期被砍伐後的萌生枝,之前又有多少年?這正好吻閤典籍中記載的唐宋遺株。

從上述歷史記載和現代手段檢測,可以認定鷄公山爲唐。甚至唐朝以前的古茶區。唐土貢品爲鈴木茶,值得信賴。

2009年8月10日,信陽日報把新髮現的古茶稱爲:“信陽首次髮現古茶樹,對研究我國茶區分佈,茶葉生産、傳播、和信陽茶的歷史淵源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學價值、經濟價值和文化學術價值。是信陽茶有就髮展史的活化石,爲打造信陽·中國茶都文化品牌提供瞭新的實物佐證。”而後《中國環球旅遊報》以“ 信陽毛尖活化石”爲副標題:“鷄公山古茶樹”爲醒目標題曏世界報道。

三、信陽毛尖與鷄公山的關繫

信陽毛尖是義陽古茶的陞級換代産品。信陽茶,始於東週,盛於唐宋,衰於明清。明末,茶稅重、茶價低,加之兵災匪禍,茶園荒蕪,茶樹被砍伐殆盡。

清末,鷄公山景區甘傢衝秀纔甘以敬,字週原(1865—1915),受康樑變法維新的影響,鼓動紳商和知識分子興辦實業。1902年,他三十七八𡻕的時候,從湖北鹹寧,安徽六安麻埠購買茶籽,在雷震山北坡開荒種茶30畝。1903年成立瞭元貢茶社。這是信陽有史以來第一箇茶葉生産組織。甘以敬又鼓動他的親朋好友、上任和信陽商會會長王子漠(秀纔)集資入股,每股5串,操辦茶場。1910年從杭州買來茶籽在車雲山植茶80畝,1911年在甘傢衝,1912年在東雙河,1913年在譚傢河,1915年在浉河港,1919年在黃龍寺,如火如荼地大辦茶園。1915年在巴拿馬博覽會上依據多得金獎,擊敗瞭印度。由於戰亂和軍閥混戰,茶葉在世界銷售方麵佔得份額很低。

甘以敬創建瞭信陽首箇茶社。他推舉王子漠爲社長。他的創業精神和高峰亮潔的品德,信陽人民永遠懷念他。信陽人民政府在浉河岸邊,綵虹橋“茶之韻”公園爲他樹立一箇銅像,讓他的精神永駐青春。

《元貞茶社》是晚清儒生甘以敬,信陽李傢寨人氏,受康樑影響,爲振興實業,辦茶店,開書肆,拓荒植茶。光緒二十九年於信陽震雷創《元貞茶社》,此乃華夏第一茶社也。

四、爲什麽信陽茶(含鷄公山區域的茶)歷爲優質茶?

信陽茶歷爲優質茶與土質、氣候環境有巨大關繫。

①土壤。茶聖陸羽在他著的《茶經》中“茶之源”指齣:“其地,上著生爛石,中者生櫟壤;下著生黃土。土壤決定茶質的優劣。鷄公山週圍400平方公裡全爲花崗巖體,上層爲風華櫟石,適宜茶樹肉質根汲取營養。按陸羽對土壤的定義,櫟壤可培育中等茶。

②氣候,茶味半蔭植物,陸羽在《茶經》中指齣:“陽崖蔭林。”齣好茶,意爲卽有陽光,又有林木掩蓋,纔適閤茶樹生長。衆多典籍記載;“高山雲霧齣好茶,鷄公山雨水充沛,平均年降水爲1346.9毫米,44%集中在6、7、8三箇月,如果加上霧日和4/5月份降水,60%以上天氣雨霧濛濛,氣候又爲優質茶增添瞭先天條件。

③ 環境。鷄公山和豫南地區,林木茂盛,長期的枯枝落葉,積纍瞭豐厚的腐殖土層。爲茶樹生長提供優質肥料,加上櫟壤。氣候使茶樹的生長上陞到一定的高度。

從茶聖著述中得齣結論:衕一品種,植入不衕的土壤,在不衕環境和氣候條件下,其質量和品位各有不衕。信陽茶古爲貢品,今爲中國十大名茶,是土壤、氣候、環境所決定的。

五、 茶何時傳入鷄公山區?

史載:“茶源於雲貴高原,西週入豫,東週入淮。西週(公元前11實際—公元前770年,都城在陝西岐山附近)。東週(公元前770—前256年,都城在河南洛邑(洛陽),約有2700多年的歷史。

入淮,指從淮源(距信陽不足一百公裡)曏東延伸至大彆山一帶。鷄公山茶溝是屬於早期植茶區域。具體年代失考。但鷄公山茶溝至今仍有唐宋遺株來看,歷史悠久。經過漫長的悠悠𡻕月,逐步形成信陽茶的特質,有人把鷄公山唐宋遺株稱爲信陽茶的“活化石”,併不過分。

茶的傳播渠道有二:①自然傳播,鳥、獸、風。②人爲傳播:道徒、僧人蔘禪打坐,産生睏意,靠茶提神,因此人工傳播多從寺廟植茶開始。鷄公山景區的靈山寺,龍泉寺是唐宋遺株的古寺,其植茶歷史呀較早。路線:①沿雲貴高原山脊,經川陝脈曏東延伸,卽大巴山—秦嶺—伏牛山(桐柏山)—大彆山,入皖。②水路,從雲貴高原,沿金沙江(長江上遊)—進入沿長江地區,一直傳播到蘇、浙、閩。因秦嶺高峻,加之氣候不適,不宜生長。從秦嶺摺南,順漢水至襄樊和義陽。由於天時地利,義陽髮展爲古今名茶區。這箇插麴以鷄公山茶溝爲起始點。

從以上所講事實可以得齣結論:信陽茶與鷄公山有著深厚密切的淵源。古代義陽土貢品源於鷄公山。古茶樹爲信陽毛尖活化石。鷄公山是信陽茶的髮祥地,約有2700年的歷史。

發錶評論
評論通過審核後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