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郡-世珂堂張氏古史之一榜三進士

2019-05-06 00:26:00
老張傢
原創
6843

1926年,鄉人宋國均(字鴻陸)收集併整理齣的《新建西來閣序》記載:"……宋郊宋祁宦遊其洞,陡生山水之情,避居此地。……古隨郡蔘將宋君諱之彥,號仲穎者,蓋慷慨好義,少河宋公(宋少河)之仲子也,少與長兄伯凱、三弟叔明、四弟季常共步詞罎,衕遊慕府,未幾而甲之𡻕(1634年),流寇佈滿於楚豫間,正囊錐脫穎之日,誌士建業之鞦,而督兵九省總憲颱,宋(指湖北巡撫宋一鶴)慕仲穎賢,遂擢之膠癢,授以都閫,自營漢勇,疊建奇功。逮及癸末(1643年),恢複數十州縣,擒申郡僞知州鬍定國,軍前正法,剿僞都尉吳漢忠,以衕裡之故,第令自盡且厚葬,而恤其傢。其恩威併用,卽古大將風……",據《崇禎長編》、清嘉慶十四年張藻修編的《張氏宗譜》及《信陽誌》、《隨州誌》等文獻記載:崇禎末年,寇匪滿佈豫楚之間尤甚,鄉人結社自保,唐河州有"蠻子營",信陽州有"和孝營",忤水關鸚鵡冠有劉躍"鷄公營",韭山下有黃二姐"娘子營",在紫金山和平寨有宋之彥,字仲穎者,少爲儲生,以能文稱,爲人慷慨好義,素爲鄉裡所推服,稱之彥爲師,號"漢勇營"。

而在一山(車雲山)之隔的信陽鐘山埠,住居着一榜三進士一一張映宿、張如芝、張如蕙三兄弟,其中張如慧曾仕至兵部侍郎。崇禎十四年,正逢張如蕙胞兄靜海知縣張映宿省親故裡,素有"屠夫王"之稱的明末義軍張獻忠攻陷信陽,皆時信陽州城內外傢傢戕害、戶戶燹焚。明官員張映宿亦命送黃泉,桐柏山邊民群之共憤,山山築寨,村村佈防。由於漢勇營的頭領宋之彥號令嚴明,人樂爲之盡力。一時稱善戰守者以漢勇營爲首。崇禎十六年(1643年),被湖廣巡撫宋一鶴札授都司銜。


是年鞦,張獻忠從商城迴返信陽,再次破城。下三關(武勝關、平靖關、黃土關)以其黨,僞都尉吳漢忠領衆七韆守平靖關,而以鬍定國爲僞(信陽)知州。之彥聞之乃精選義勇三百人還兵,此攻信陽,鬍定國殊死守衛。宋之彥四麵攻打,益力,賊死者甚衆,之彥呼曰:"有生得鬍定國者予百金",(重賞之下)賊或執定國降,立殊之。複使人濫殺(吳)漢忠於營,之彥鄉裡也,故不忍親殺之,歸而厚恤其傢。以敘(正三品)蔘將,屢檄徵剿,戰功爲淮南第一,將大用,而之彥以國事日非,乃乞免歸,偕子避居佛子洞山,詠遊自得,(後)人不知其曾爲將也……大明丙戌年仲夏,官居極品,衣錦還鄉的張如蕙爲瞭報達宋之彥當年殺賊複傢讎之恩,率信陽、南昌、孝感等好友前來尋古叩拜,併在佛儼閣的廢墟上新建西來閣,其嶽翁王鳴鳳(號雙全)又在金颱觀的廢墟處重建金仙寺。併撰《新建西來閣序》以頌宋之彥恩公事跡,此文由孝邑鐵筆徐德彰刊,明末大學者毛應韶(字九苞)等人見證。


民國期間(1945年)湯恩伯屬將曹文彬曾駐軍此地一段時間,那時大門的戲樓經常唱有堂會。解放後由於1958年修建隨北當時第一大水庫紫金山湖,通往佛祖寺的道路中斷,四清和文革期間,山廟再次被譭,寺內石尊石佛也陸續被譭被盜,從此,佛祖寺日漸荒廢。                                                                   

 近年來,隨著網絡的迅速髮展和全國對旅遊文化的日益重視,一些爲人鮮知的佛祖寺有關資料也陸續得宜彰顯。特彆可喜的是隨著省道s475省道的放線施工,使車雲山茶文化、二妹山風車景觀與佛子洞禪宗文化珠連起來,人們去車雲山品茗茶道、欣賞風車的衕時,也可以去車雲山南麓或大尖山西麓弔念歷史人物張如芝、張如蕙陵墓。如今,有民間智囊糰提齣大紫金山國傢公園規劃(淮河,小林、草店)卽夾石溝四十裡衝驢友探險線、紫金山全國汽車越野賽訓練暨駛校路考基地線、大善寺及玉皇頂先賢訪古風車觀光線、桃花尖紅色之旅暨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地勢生態研究基地線、遊河水庫~珍珠花園畵廊中華書畵暨國傢水上空翔基地線,紫金湖中華紫金文化線和312國道複線齣山店~草店段暨隨嶽高速草店連接線的審報立項建設,暢想佛祖寺的明天更加輝煌。


發錶評論
評論通過審核後顯示。